全国示范,这项“闵行样本”很有料!
食品和药品监督抽检合格率大于98%、案件流转提速46.5%、非现场执法平均办案周期7天……
近年来,区市场监管局质量治理现代化、行政执法高效化的背后,离不开一个“得力助手”——“智慧监管•云中心”系统。特别是在食品安全领域,依托“智慧监管•云中心”系统实现了智能巡查、智慧监管,助力闵行摘得“全国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”称号。
【资料图】
而在近日,闵行区市场监管局又以该系统获得“上海市城市数字化转型工作先进集体”称号。
将后厨“隐秘的角落”
变为“透明厨房”
如今,食品加工已不是“后厨秘密”,不少商家的后厨视频监控接入了网络餐饮服务第三方平台,消费者可以实时观看。
图源网络
而这些监控的背后,还藏着一双“火眼金睛”。据悉,“智慧监管•云中心”系统对全区1993个后厨全覆盖安装探头,包括学校食堂、农村办酒、中型以上餐饮企业等7类高风险重点场所,探头不仅有普通的拍摄功能,更是叠加了ai技术。
监控画面
区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表示,“在这些探头下,不论后厨操作人员有吸烟、饮食之类的不规范操作行为,还是出现了老鼠这类不明生物,探头都能尽收眼底并且实时捕捉拍摄记录,通过技术手段形成一条预警任务推送给执法人员,将监管时间延伸到八小时之外。”
大屏预警图片
这双“火眼金睛”的功能还不止于此,依托人脸识别、移动侦测、行为捕捉、温湿度监控等技术,该智能预警系统可对食品、药品、电梯、消费维权、证照等5个方面的20多项问题实现及时预警,确保监管部门第一时间介入。
大屏预警图片
为25万余户市场主体
制作“身份证”
如何了解这家餐饮企业有没有违规记录?看一看它的“身份证”便知。在“智慧监管•云中心”系统,区内25万余户市场主体包括餐饮企业都有一张自己专属的“身份证”。
企业“身份证”
构成这张“身份证”的是企业的5个具象数值:风控值、创新力、诚信度、经营力和生命力。除此之外,企业的基本信息、人证比对信息、历年检查情况及奖惩信息也都包含其中。
现场,区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抽取了一家大中型餐饮单位进行展示,“我们可以看到它的法人信息,以及所有的监管记录,在今年和去年,执法人员都对它进行了日常检查,没有发现问题,也没有违法失信记录。”
执法人员再也不用提前反复切换多个系统,就能完整地掌握企业的相关信息,及时了解企业和行业的“异动”,主动干预并精准监管。
这张“身份证”的背后,是“智慧监管•云中心”系统强大的数据库进行支撑。它整合了区内30余个委办局等相关数据,归集了100多个关键信息字段,形成了独有的“一企一档”数据库,使25万余户市场主体的“家底”从基本信息到信用档案、从盈利能力到风险提示全部清晰可见。
“小网格”推动“大治理”
“填空题”变成“选择题”
如果将目光移到“智慧监管•云中心”系统上的闵行地图,你会发现,一张横向到边、纵向到底,覆盖全区所有镇、街道(莘庄工业区)的“大网”,延伸至闵行的各个末梢。14个一级网格的划分,能更好地实现管理网格化、工作任务化、监管智能化和指挥实时化。
这张“大网”也将数以万计的市场主体与辖区市场所紧密连接起来,市场监管涉及工商、质监、食药监、物价等业务,检查项目多达1000多项。
“比如我们要去餐饮店检查,需要检查它的价格行为和餐饮服务行为,如果店里有电梯,还需检查特种设备,”执法人员表示,“以前我们出门要带着大部头的法律法规,现在只需要一部移动执法终端就可以实现规范的执法流程。”
移动执法终端上的部分检查表单
他所说的“移动执法终端”就是“智慧监管•云中心”系统的手机端。如今,通过数据分析和调整,878项检查项目已压缩至57个专业表单,从原来的“填空题”转换成“选择题”。基层执法人员只需要携带一部移动执法终端,在检查现场根据实际情况,调用终端中的各类专业检查表单,保证进一次门、查多项事,避免对企业的多次打扰。
检查表单从原来的“填空题”转换成“选择题”
“智慧监管·云中心”是区市场监管局将市场监管职能与大数据信息科学融合的突破,是市场监管部门主动顺应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的创新举措。如今,统一、规范、高效、完善的市场监管行政执法新体系已经建立。区市场监管局将继续践行服务型监管理念,持续构建数字化创新应用服务体系,让行政流程更加规范,让行政决策更加科学,让营商环境更加优化。
记者:吴俊艳
图文:区市场监督管理局
转载请注明来自今日闵行官方微信
特别提醒:
如果您不想错过“今日闵行”,记得“星标”,并多点“赞”和“在看”,这样,每天新文章推送,就会第一时间出现在您的订阅号列表里啦:)
(点击图片查看)
上观号作者:今日闵行
关键词:
资讯
品牌